作者: 李若生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(fā)表時間: 2021-08-11 10:25
初秋的濱河花果園碩果飄香,成熟的果實壓彎了枝頭,今年60歲的村民劉合如拿著修枝剪,穿梭于梨樹間除去多余的枝條,聞著滿園的梨果香,劉合如臉上笑開了花,期盼著今年有個好收成。
劉莊行政村位于小留鎮(zhèn)東南一公里處,由前劉莊、后劉莊、東劉莊、西劉莊和侯莊五個自然村組成,全村共有673戶,耕地面積2479畝。過去,劉莊村缺少產業(yè)支撐,村集體一年僅收入1萬多元,村民主要種植小麥、玉米等傳統(tǒng)作物,年畝收益也不過一兩千元。
2018年,在當地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劉莊村和鄰村魯謝莊村一改往日貧窮落后面貌。兩個村共流轉土地1500余畝,沿著洙趙新河建立了濱河花果園,其中劉莊村流轉了1000畝。村黨支部采用村委會帶頭、村民入股、合作社統(tǒng)一管理的經營方式,成立果樹種植專業(yè)合作社,在果園種植了桃、梨、蘋果等6種果樹,實現了常年有果嘗、四季有花賞,讓“果籃子”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“錢袋子”。
“村民把土地流轉給果園,一畝地能收入1050元,到果園‘打零工’每天還能收入50元,果園成了村民們的‘寶地’。”劉莊村黨支部書記劉山如介紹,不僅村民得到了收益,村集體經濟也實現了增收,僅果園一項就能帶來7萬元的收入,算上配套冷庫、扶貧車間、門市等產業(yè),現在劉莊村集體一年能收入30多萬元。
“我家有6畝土地入股合作社,一年有6300元的收入,這還不算果樹分紅。在果園務工,為果樹施肥、除草、剪枝,一年還能收入六七千元?!苯衲?0歲的徐喜田和老伴劉合如都在果園打工,一年算下來,兩口子有近兩萬元的收入進賬,夫妻倆樂此不疲。
從空中俯瞰劉莊村,是一眼望不到邊的綠色。依托果園產業(yè),劉莊村又相繼發(fā)展了生豬、黃粉蟲等特色養(yǎng)殖,建立了豆腐坊,建成占地100余畝的樂活主題公園,配備文體設備20余套,全村實現道路“戶戶通”、路燈“街街亮”、美麗庭院戶戶創(chuàng),到處充溢著欣欣向榮的新氣息。
鄉(xiāng)村振興,產業(yè)先行。“俺村雖然邁出鄉(xiāng)村振興第一步,但距離鄉(xiāng)村振興目標還有很大差距?!闭劶拔磥淼陌l(fā)展,劉山如滿懷信心地告訴記者,下一步,劉莊村將瞄準打造省級鄉(xiāng)村旅游特色村目標發(fā)力,將濱河花果園與樂活主題公園相結合,打造集生態(tài)、采摘、觀光、體驗于一體的綜合性鄉(xiāng)村旅游特色產業(yè)園區(qū),多方面增加群眾和集體收入。
文/圖 記者 李若生